电机的启动过程经历了从静止到运动的状态转变,工作电机断电后,由于惯性会经历一个静态的转换过程。大多数设备不要求静态移动过程的长度,但有些设备(如电梯、起重机、自动化生产线等。)必须在停电后短时间内停止。这就引出了今天的话题,电机的电磁失电制动。
电机电磁失电制动是通过制动来实现的,分为电制动和断电制动两大类。电气制动用于需要精确定位的制动场合,电气制动用于停电后需要设备平稳停止的场合。也就是说,停电后如果不能及时停车,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、设备损坏、产品报废等危害安全生产的严重事故。
电磁断电制动器的工作机理是:电机通电时,制动器不受轴的约束;当电机断电或因故断电时,制动器的制动功能启动,电机轴锁定,电机转子在短时间内由动转静,设备转入可靠的停车状态。
电磁失电制动器是由磁、磁、导向、复位直线运动机构三部分组成的电磁制动器。特别是,电机用电容式电磁制动器包括磁轭、励磁线圈、弹簧、制动盘、电枢、花键和花键套以及安装和锁紧用的螺钉。
电磁断电制动器通常安装在电机的备用伸出端,电机轴与花键(外花键)采用普通平键连接,制动盘采用花键套(外花键)连接。电机通电后,制动器的励磁线圈同步通电。在电磁力的作用下,磁轭吸住电枢,电枢与制动盘分离,电机铰链松动,使电机轴和制动盘正常工作或共同工作。断电时,磁线圈失电,磁轭吸铁的电磁力消失。弹簧复位推动由保持系统驱动的刹车片与电枢分离,使刹车片、电枢和电机法兰相互施加压力,产生摩擦力矩,使电机铰链快速停止转动。